李长之
李长之(1910-1978),原名长治,后改长植,常用名长之,笔名尝之、方棱、梁直等,山东利津人。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后转哲学系,师从张东荪、金岳霖、冯友兰等大师。在校期间参与主编或创办《清华周刊》、《文学评论》、《益世报》副刊,并完成了多部价值重大的著作和译作。1936年留校任教。后历任京华美术学院、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的教职。1940年任教育部研究员。1944年主编《时与潮》副刊。1945年任国立编译馆编审,主编《和平日报》副刊。1946年10月赴北平师范学院(后改北平师范大学)任副教授,并参与《时报》、《世界日报》的编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师大教授,兼北京市文联文艺理论组组长、西南土改工作团副团长等职。1957年被划为右派,文革中遭受迫害。晚年身残多病,赍志以殁。
李长之在20世纪30、40年代已经蜚声文坛、学界。其才华天纵,善于创造,勤于笔耕,一生写下数百万字的作品,在文艺理论与批评、古典文学研究、翻译等领域做出了真正独到的成绩,堪称20世纪最杰出、最优秀的批评家、文史学家之一。其文史代表作《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是我国第一部透过西方文学批评视角全面审视、评价司马迁及其《史记》的学术专著。他将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精确概括为“浪漫的自然主义精神”,并对《史记》的美学风格进行深入剖析和高度评价,确立了司马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则以生命和生活为切入点,以李白的道家特征为推阐中心,以李白充溢的生命力和浪漫的热情为贯穿主线,旁涉其政治、思想、性情、文学等各方各面,勾勒出一个鲜活的诗人形象。他重视吸收外来文化,因此重视翻译。从德文翻译的《文艺史学与文艺科学》,仅注释就近六万,于此可见其翻译之严谨。
李长之也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教育家。其《论大学教育之精神》专门谈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期望。他用“大”和“学”二字概括理想中的现代大学教育的精神。“大”是指“眼光大,胸襟大,目标大,风度大,体魄和智慧大”。关于“学”,一是“大学生应该以学为第一位”,目的是“中国在知识各方面,还处于一个需要急起直追的时代,我们实在不忍得把中国的进步再往后拖延了!为中国民族的命脉计,大学生应该负一点应作的责任。”二是阐明“学”的内涵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则是“客观,体系,思辨,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