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敛之

英敛之(1867-1926),出生于北京。名华,字敛之,又号安蹇。著有宣传教理的《万松野人言善录》,成为天主教在北方的领袖,有“南马(相伯)北英(敛之)”之说。为了兴西学、启民智,天主教南北两位领袖携手联合,积极筹办辅仁大学。

虽是满洲正红旗人,赫佳氏,但出身寒微,幼年家贫。当时旗人照例要习武,经过挑选,名列军籍才能得粮饷。为了一家人生活,他自幼挽弓操臂,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后来,他渐渐发现武艺已不为当时社会所重视,也无助于改善家庭生活,便又弃武从文,依靠自学,博览群书。他受时局影响,形成了一种刚毅不屈、忧国忧民、胸怀大志的性格。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西学翻译家严复曾写过这样一副对联称赞他:“能使荆棘化堂宇,下视官爵如泥沙。”

二十二岁时开始信奉天主教,自习了一些法文,开始接触天主教和西方政治学说,从而产生了只有改革旧制和全面学习西方,才能救亡图存这一思想。三十二岁时参加了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运动,并写下了《论兴利必先除弊》的文章,对康有为的变法主张大加赞佩,说它是“今日之顶门针、对症药,痛快切当,言人之不敢言。”

1902年6月,英敛之和一名名为柴天宠的天主教友、资本家,集股在天津开办一个由英敛之主持的报馆,即《大公报》。他身兼总理、撰述、编辑等多项重要职务,总揽言论和经营的全权。他标明该报的宗旨为介绍欧西学术,启牖民智。并写诗明志“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誓起民权移旧俗,更研哲理牖新知。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犹狂欲谁语?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阔立多时。”在他的主持下,《大公报》很快便成为华北的第一大报、舆论的中心。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英敛之从《大公报》退下来。1913年,从天津返回北京后,于秋季在静宜园创办静宜小学、辅仁社,招收天主教青年,传授中国文化知识。“辅仁”者,取自孔子《论语·颜渊》中的“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是要保存国学、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思。随后,英氏去函国内各主教,请求派遣教中有志青年,前来攻读。结果,山东兖州、河南卫辉、四川成都、重庆及河北各教区纷纷响应,二十余人负笈来学。社中备有古今书籍万卷,名人字帖百余种,他亲自授课,讲授中文、历史、书法等。还拟定《唐景教碑考》、《元代也里可温考》、《清四库总目评论教中先辈著述辨》等课题,学员按课题定期撰文,称为“社课”。学习期为两年,学生随来随去,随来随学。来学诸生志愿宏大,勤苦向学,两年后,进步较大,略识国学门径。临别时,英敛之亲自撰写辅仁社同学纪念书一封相赠,以示勉励。辅仁社开辟了中国天主教人士研究国学和教会史的先声。

香山辅仁社前后共办了四年,四方来游的公教学生甚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这些青年文化底子太浅,学习时间仅短短两年,无法取得明显的成效。区区一个辅仁社,无法根本改变天主教在中国的文化教育不振的状况。对此,英敛之甚感忧虑,兴学的信念变得更加强烈。于是在1917年6月,他撰写《劝学罪言》一文,再次上书罗马教皇本笃十五。反对由法国天主教士所控制的中国天主教会一贯实行的向“愚鲁之夫”传教的保守政策,大声疾呼“以文学为第一要务”,“谆谆以读书尚学为劝”。文凡四千余言,款款赤诚,跃然纸上,教皇深为嘉许。加上来华的其他国籍的天主教神甫的影响,1919年11月,教皇发布告世界天主教会的普世通牒,谕令各地教士注重学术传教,切中了中国天主教会的多年积弊。1922年,意大利人刚恒毅(Archbishop Celso Costantini)被罗马教廷直接任命为驻华宗座代表,并于年底抵达北京。从此法国教会在华教权被否定,创立中国天主教大学的障碍扫除了。

1919年春,罗马教皇特派教务巡阅使光若翰总主教(Mgrde Guebriant),考察中国各地天主教状况。结果,反馈的意见大多为中国天主教高等教育尚属缺乏,乃目前急待开展的工作。光总教返回罗马后所呈报告,多与英敛之上书中的建议相同,于是,教廷开始确悉中国创设大学为刻不容缓的事情。次年8月,天主教本笃第三会会士、美国俄亥俄州西顿大学教授博士(Rev. GeorgeBarry o’Toole)奉派来华调查教育,就天主教在华办学之事晤商英敛之先生。英氏即赠予《上教皇兴学书》和《劝学罪言》的英译本,二人意见达成高度的一致。随即,径直到罗马将此事面陈教皇和传信部长,又请求天主教本笃会(Benedicines)总会长斐德理士(Rt.Rev.Fidelis)设法完成此举。奔走呼号,不遗余力,在华兴学一事有了希望。

为了将中国国学传统发扬光大,英敛之经与校长商议之后,决定在大学班招生之前,首先在王府的西书房开设国学部,作为大学预科。先生拟用“景教”或“本笃”为校名,英敛之仍旧坚持用“辅仁社”之名,又名国学专修科,既显得典雅,又能反映中国文化的特色,英文名“McManus Academy of Chinese Studies”。1925年7月1日,司泰来监督聘请英敛之为北京公教大学辅仁社社长。8月15日,英敛之手订《北京公教大学附属辅仁社简章》。计划在辅仁社内设国文、历史、哲学三科,招收十八至二十五岁的青年,“总以辅翼道德、开拓识见,及接人应世必需之常识为目的”。10月1日,辅仁社正式开学,学生有蔡善霈等二十三人,均为教会子弟,分两班授课。聘请前清教育部次长、地理学家、前清进士、史学家、英敛之的儿子(刚刚自英国留学归来)等人来校任教,分别讲授中国文学、历史、哲学、英文、法文、数学等课程,按当时教育部规定,学校不设宗教课。11月,呈报北洋政府教育部,获准立案。

1926年1月10日,英敛之因积劳患肝癌逝世。为嘉奖英敛之在创立中国天主教高等教育中的杰出贡献,3月2日,罗马教皇追封他为“圣大揆国骑尉”荣爵。他临终时,将校务托付给挚友。1月28日,正式接任社长,继续筹办大学事务。

英敛之 - 辅大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