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堃仁

(1912-1993),湖北嘉鱼人。192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预科,1934年毕业于北师生物系,留校任生物系助教,负责生理学、比较解剖学的实验课。1937年至1939年在协和医学院生理系进修,期间发表了3篇英文学术论文。1939年因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毅然离开北平,奔赴已迁往陕西城固的北京师范大学(当时改名西北师范学院)任教。1946年北师大复校,随校迁回北平。1947年赴美国依利诺斯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49年8月回国,仍任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1952年被任命为系主任。兼任中央卫生研究院研究员及病理研究室主任。文革动乱期间饱受摧残,多年辛勤收集的图书资料丧失殆尽,遂请求调到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工作,担任该所副所长兼细胞生物学研究室主任。1980年,被调回北师大,继续任生物系教授及系主任。同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83年后不再担任行政职务,任生物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病逝于北京。

毕生从事科学研究,他是中国组织化学的开拓者,在消化生理、组织化学和肿瘤细胞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重大成就:首先,发现了迷走神经与垂体后叶反射的关系;其次,以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胃、胰细胞的机能定位;第三,进行了有关癌细胞逆转与环腺苷酸关系的研究;第四,研究了细胞骨架和癌化的关系。后二者对中国开展肿瘤防治方面的研究和临床工作起了促进作用。由于其在许多项目上取得的突出成绩,他被国务院首批授予“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称号。

热爱教育,一生用力最多处除了科研就是人才培养。在北师大讲授生理学和组织学等课程,数十年如一日,备课认真,讲课生动,条理清晰,随时穿插学科发展的新成就,生物系的学生都“喜欢听汪先生讲课”。1980年代他年过七旬,仍坚持给研究生讲课,指导其科学研究,谆谆善诱,严格要求。除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外,从1952年至1983年一直担任北师大生物系系主任。他主持课程改革,筹划开设了一些新的课程,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系讲课;他重视师资培养,选派年轻学者出国深造,为北师大生物系的未来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先生关心中小学教育事业,曾一再撰文呼吁社会要重视生物科学教育,其拳拳热情,令人感佩。

汪堃仁 - 北师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