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奔星

吴奔星(1913-2004),中国诗人、学者、教授,湖南安化人;高小时,曾参加湖南农民运动,后到长沙就读修业学校。1933年,吴奔星由资助进入师大学习,1937年从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大学期间参加过“一二·九”运动。先后在桂林师范学院、贵阳师范学院、国立社会教育学院(1947-1948)、武汉大学(1951-1952)、苏南文教学院、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前身)、南京师范学院(1955-1958)等任研究员、教授;1957年被划为右派,下放徐州师范学院(现江苏师范大学)任教,1982年获得平反,重返南京师范大学任教。2004年4月20日3时18分,吴先生逝世,享年92岁。

吴先生是著名现代诗人,早在30年代便发表不少诗作在《现代》杂志、《菜花诗刊》、《诗志》、《新诗月刊》等诗歌杂志上,为现代派诗歌的重要成员(蓝棣之语)。也是1949年后中国大陆最早一批现代文学研究教授,曾发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中国研究会、茅盾研究会并担任理事。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关于如何迎接明天的新诗,吴先生对作了三点小结:“第一,从传统看,诗的形式并无时代性,是可以继承发展的。因此,今天的诗人用旧体诗词的形式,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并不奇怪,无须加以排斥和反对。第二,从传统看,诗的形式并无国别性,是可以互相引进、互相交流的。我们从‘五四’前夕开始移植西洋诗,促使新诗的成长,是无可非议的。第三,从传统看,诗的形式是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因而,以时更新,不断创造,是新诗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不容任何人的主观意志所左右的。为了‘明天’的诗坛能出现一种或多种足以代表我们伟大时代的诗歌形式,我们应该在传统上、形式上,采取兼容并包的方针,既不数典忘祖,也不排斥‘拿来’。认真继承‘昨天’的成果,总结‘今天’的成就与失误,迎取‘明天’的创造,应是社会主义诗歌的发展道路。”

吴奔星 - 北师大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