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厓

王益厓(1897-1968),名钟麒,字伯谦,号益厓,江苏常熟人。其弟王古鲁先生,名钟麟,字仲廉,号古鲁,亦为我校历史上著名学者之一。王益厓1917年官费留学日本,1923年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归国后历任江苏省立第一师范文理专科学校教师、江苏省立第八中学训导主任、淮阴中学校长、淮安中学校长等职,并参与发起“新常熟社”。1930年赴法国巴黎大学求学,专攻地理,1932年获博士学位归国,先后任国立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等校地理系教授兼系主任,兼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抗战爆发后随校西迁,任西北联大教授。1938年后奉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战地党政委员会负责人李济琛先生之命,秘密赴上海展开地下工作。期间被周佛海囚禁诱降,严词拒绝,因与周系留日旧友,幸未遇害。被释放后转移至宜兴等地,指挥游击队与日寇周旋。1944年又奉命再赴敌后,利用旧谊,说服周佛海。冒险犯难,奋历艰辛。抗战胜利后,辞去一切军职并谢却西北师大之聘,返回常熟。被推选为常熟县银行董事长及县参议员,发行《新常熟报》。1948年赴广州中山大学教授之聘。1949年赴台,长期担任台北市图书馆南方资料研究室研究员。一度兼任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史地系教授及“考试院高考及特种考试典试委员”“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委员”。后辞去一切兼职,潜心著述。1968年病逝。

王益厓一生在多个领域有所建树。首先,他是一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家,他一生曾从事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管理经验。他关心青年,能发理解之同情,撰有《青年怎样解决烦闷》等文,娓娓开导青年人积极面对人生。同时,他是一位著述甚丰的地理学家,对中外自然地理、商业地理、都市地理等都有研究。晚年犹从事地理、地形方面的研究,孜孜矻矻,病逝前正在编写《中国地形学》,已完成20万字,惜未及完稿。

王益厓任教北师大始于1935年8月。因竺可桢先生之推荐(见《竺可桢全集》23卷),校长聘请王益厓先生担任地理系教授兼系主任。王益厓任系主任期间努力改进师大地理系的教学质量,曾亲自带领师大学生赴平绥铁路实习考察。为提高师资力量,他屡次函请调任师大地理系教授,甚至亲赴南京,向黄先生讲述师大地理系事关全国地理教育,责任重大,并恳请其出任地理系系主任。1936年9月他卸下主任之职(由接任),专任教授。抗战爆发后,王益厓随校西迁。直到1938年改任军职,王益厓与北师大实有三年交集。这三年是其学术上的高产期,目前我们找到的王益厓的学术论文,大多发表于1935至1937期间。此外,他还协助创办了《地理教学》杂志,推动了我校地理教学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王益厓 - 北师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