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守义
董守义(1895-1978),河北蟊县人。著名体育教育家、体育理论家、中国国际奥委会委员。早年毕业于北京通州协和大学后留学美国专习体育,是麻省春田学院的高材生。多次参加国内外的重大体育赛事。曾在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北师大西迁后的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师范学院和后来的西北师范大学任教授。曾兼任中华体育协进会总干事长、国民政府教育部体育委员会专任委员等职。1947年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其主要著作有《田径赛术》《足球术》《最新篮球术》《篮球训练法》《羽毛球板羽球规则》《国际奥林匹克》等。董守义毕生从事体育工作并对中国体育做出卓越贡献,他一生以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献身于现代体育事业,是现代体育事业的杰出拓荒者。
1930年,受到师大体育系主任邀请,其前往师大任教授兼学校篮球队指导。师大篮球队在1919年后便成为了全国范围内的劲旅,曾多次出征国外,以师大篮球队为主力的中国篮球队在1921年的远东运动会上首次获得冠军。董守义球技精湛,教学有方,它的到来,使师大篮球队技术和战术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1931年元月,师大篮球队受邀请前往大连与日侨联篮球队比赛,董守义和师大篮球队克服隆冬风浪和晕船影响,最终以超出对手30分的大比分击败了以逸待劳的日本队,获得了全国的瞩目。董守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南开大学的“五虎将”,并带领师大的几代“五虎将”多次代表国家参加远东运动会和奥运会,被尊称为“中国篮球之父”。
从大连回来之后,董守义辞去了天津的所有兼职,专心于师大的教学工作,还担任了学校的足球、网球、棒球队的教练。在工作之余,其于1931年之后撰写并出版了《田径赛术》《足球术》《最新篮球术》《篮球训练法》等专业书籍,并撰述《国际奥林匹克》一书向国人宣传奥林匹克知识。受教于董守义的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体育官员,以及在师大15年、在民国大学等学校培养的学生,当数以千计。
此外,其积极参与一切关系大众体育的事情,更坚定了其众生“传授体育之道”的志向。他在大学、中学、青年会、学校体育比赛、全国及地方性比赛、团体机关等地担任组织、宣传、教学等工作。1925年后,他几乎参加了历次华北运动会、全国运动会的筹备与组织工作,是群众体育运动最积极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在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董守义与师大一同前往西北,率领体育系与英语系部分学生在汉中附近宣传救国精神并为学校寻找新校址。之后,董在抗战期间还担任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代总干事长,并多次冒着炮火组织运动会,增强抗战意志。无论在政府部门,还是民间组织,他都在兑现自己“布体育之道”的诺言,并取得了一定成就。
抗战胜利之后,中华体育协进会搬迁回南京,在西北办学的师大迁回北平,董无法兼顾两地,最终离开了任教15年之久的师大,专职体育行政工作。1947年,董守义正式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董守义回到了西北地区,担任西北师范学院体育系的教授。在北师大复员北平之后,仍有部分老师与学生继续留在兰州办学,董收到聘任邀请,欣然回到了阔别四年的师大。此后,其一直坚持体育教学与体育运动倡导,并撰写了多篇关于体育史的文章,现在也都成为了中国现代体育历史的珍贵文献。1978年6月13日,董守义因病去世,享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