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源宁
温源宁(1900-1984),祖籍广东陆丰。出生于印度尼西亚邦加岛。早年在新加坡就读,后转至英国读书,1919年开始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王家学院,1922年获文学学士和法学学士学位(1927年已回国的温源宁主动获该校文学硕士学位)。1924年回国,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女子学院等多所大学的英文教授或讲师职,并兼多所大学的系主任等行政职务。1933年南下,在上海光华大学文学院教授英国文学。1935年起,与、全增嘏、姚克等合编英文文史月刊《天下》。1936年任立法院立法委员,1937年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际处驻香港办事处主任,1946年当选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7年起任国民党政府驻希腊大使。1968年后定居台湾,任国立台湾大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以及中国文化学院西洋文学研究所英国文学组主任兼所长等职。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温源宁是北京各校争相延聘的名师。其在学校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基础英文、作文与论文选读、英国文学史略、十九世纪文学、文学批评等课程。温源宁的英文造诣极高,吴宓称为其学养所折服,自叹不如。张中行说他“永远用英语讲话,语调顿挫而典雅,说是上层味也许还不够,是带有点古典味。”他的英文写作,即使放在当时的欧美文坛也不逊色。1934年曾在上海出版的英文杂志《中国评论》(The China Critic)陆续撰发二十余篇评介当代中国文化名人的随笔(后结集为Imperfect Understanding,中文译名《一知半解》或《不够知己》)。文章发表之初,就曾在英文读者圈内引起轰动。钱钟书说“那枝生龙活虎之笔到处都辨认得出,轻快、干脆、尖刻,漂亮中带些顽皮。”温源宁主编的《天下》月刊是民国以来水准最高的英文学术刊物。他以娴熟的英文,向西方世界诠释和传播中国文化,通过中国文化的吸引力来争取西方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支持。
温源宁于1924年9月至北京师范大学任教,较其任教北大的时间稍晚数月。1927年6月教育部改组国立九校,总称京师大学校,温源宁暂离北师大。1928年9月,国立九校又改名国立北平大学,北师大改称国立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次年,温源宁出掌英文系主任。不久,第一师范学院又独立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温源宁仍任英文系主任,直到1931年上半年。这段期间,温源宁还身兼北京大学和北平大学女子学院英文系主任、教授,文化界盛传温源宁“身兼三主任、五教授”,应是实有其事。温源宁任职主任期间,努力充实英文系师资,曾通过徐志摩邀请在武汉大学任教的新月派诗人孙大雨前来师大任教。1933年9月,北师大礼聘温源宁为学校名誉教授,此时,温源宁已南下上海光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