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泉

陈宝泉(1874-1937),字筱庄、小庄、肖庄,天津人。是中国近代教育家,服务于教育界近40年,以教育事业为第二生命,历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教育部次长兼普通教育司司长、河北省教育厅厅长等职务,著有《中国近代学制变迁史》等,对近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是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中伟大的爱国者与拓荒者。其于1912年5月至1920年11月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其中于1919年11月赴美考察,校长职位由博物部教务主任代理。

上任之初,陈宝泉受命于危难之中,不断努力,多方斡旋,从而开创高师先河。清末民初,国家内忧外患、吏治腐败,京师优级师范学堂发展缓慢,几近废弛,毕业生数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陈宝泉上任之初,首先利用有限的经费维持了高师的正常教学,并创办高师附中与附小,其次在各种场合呼吁政府注重师范教育,扩大师范教育规模。值得注意的是,陈宝泉的多次呼吁与斡旋得到了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的关注,并得到了袁的“传见”。在此之后,其又多次上书和游说,最终于1915年得到了袁世凯当局的6万元拨款与袁个人的1万元捐款,学校利用这两笔钱不断建设新校舍,扩大办学规模。

上任之后,其统揽校政,开放办学,奠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优良校风,奠定师大基础。陈宝泉主持制定《北京高师规程》、《北京高师五年计划书》,将学校各部扩充为国文、英文、史地、数理、理化、博物六部,在校生扩充至近千人,并建设图书馆、体育馆、研究室等设施,增设附中附小、教育研究科等部门,倡设运动会、平民学校等,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形成了日后北京师范大学的规模雏形。具体措施上,其注重学校师资建设,聘请一批著名学者来高师执教,如、马寅初、、经亨颐、、马叙伦、丁文江、、陶孟和、等40余人,尽一时之选。其管理高师时采取校务公开的原则,及时借鉴北大改革经验,不断推行学生自治和平民教育,使北高师成为新文化运动中除北大之外的又一重要阵地。在任期间,其积极参加学术团体与集会领导工作,并于1918年在高师主持召开中国教育史上首次国语教科书编辑会议,参与创编白话文教科书,推动国语与白话文的普及。此外,在精神上,其注重学生在校期间品德的陶冶与意志的砥砺,提出“诚实、勤勉、勇敢、亲爱”8字校训,从而使“诚勤勇爱”成为北师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优良校风的开端,注重培养学生责任感,使师范生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其要求学生仪容整洁、作风优雅,借鉴张伯苓的做法在校门口设立整容镜。一系列措施使北高师毕业生以作风稳健笃实、言行持重深得社会赞誉。

最令人瞩目的是,陈宝泉校长的任期中,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这一场爱国运动。陈宝泉及学校当局支持学生的集会并批准食堂提前开饭为学生争取准备时间,使得北高师学生最先到达天安门前。在学生被捕后,其积极营救学生,并在学生归校后为被捕学生改名躲避政府当局日后追捕。其支持学生爱国行动,保护进步学生的行为赢得了学生的爱戴与尊敬。

最终,陈宝泉于1920年冬辞去北京高师校长职务,调任教育部普通司司长。但是,其对北高师的贡献并不止于此。1919年其与共同提出《设置师范大学案》,1922年后其兼任北京师范大学筹备委员,担任北京师范大学董事会董事,为北高师改制为师范大学做出了卓越贡献。

综上所述,陈宝泉任北京高师校长长达九年之久,是新中国成立前北师大历史上任职最长的两位校长之一,他既是北京高师的主要创办人,也是北京师范大许的主要奠基人与创办人之一,对北京师范大学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他在北京高师的事迹和关于师范教育的真知灼见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宝泉 - 北师大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