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达

刘达(1935年国文系)(1911-1994),原名刘成栋,又名刘骥,曾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全国人民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等。出生于黑龙江省肇源县新站镇。1927年在一千名报考省城第一师范学校的人中,以第十七名被录取。毕业时,东北已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不愿当亡国奴的他,于1935年考取辅仁大学国文系,在校的名字叫刘骥。他本想到远离日本控制的地方,静下心来好好读几年书,但是,事与愿违。这时,日本的侵略势力已从东北三省扩展到关内,华北形势危急、平津危急!爱国的青年学生起来发动了轰轰烈烈的“一二·九运动”,刘骥也以满腔热情积极投入到了这场抗日救亡运动中。12月16日,北平爱国师生又一次发起游行示威活动。当天下午,北京大学的游行队伍行入定阜大街时,平静的校园一下沸腾了,同学们涌向大门,外国神甫站成一排,不让同学出去,他们叫喊着:“爱国不忘读书,不能游行误课!”这时刘骥从人群中挺身而出,激愤地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游行,理当参加,你们为什么阻拦我们?!”接着高呼:“冲出校门,参加游行!”同学们怒吼着强行推开神甫,冲出大门,汇入了游行大军之中。1936年1月4日凌晨,刺骨的北风正吹时,刘骥又与清华、燕京、辅仁等校一百三十二名男女同学组成南下抗日宣传团(第三团),沿永定河、卢沟桥、长辛店、涿州前进,一路向工农、市民和士兵宣传救亡。当他们到达高碑店时,被反动军警强行驱散,在返回北京途中,大家一致同意成立一个永久性的组织。不久“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成立,刘骥担任“民先队”北区区队长。6月13日,他又一次带领同学冲破校方的阻挠,奔向北大三院,参加游行。事后,北平各高校迫于反动当局的压力,以开除大批爱国学生,来破坏学生救亡运动。辅仁大学则以“旷课过多”的名义,勒令刘骥、韩仲铨(1935年考入哲学系)、史洛文(史国定)等三名积极分子“退学”。他们都是中共辅仁大学地下党支部和北平学联的领导成员,此后,仍然活跃在爱国救亡运动的组织工作中。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们都离开古都,或深入敌后,或奔向延安,进行抗战工作。

刘骥后来改名刘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林业部副部长、东北林学院党委书记、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清华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

刘达 - 辅大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