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复
刘复(1891-1934),原名寿彭,后改名复,初字半侬,后改半农,号曲庵。生于江苏省江阴县城内西横街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为家中长子。1907年入常州府中学读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学校关闭而辍学,参加革命。次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江阴地区革命组织解散,他向别人借了五元钱作路费,从江阴到了上海,靠为小报、杂志卖文为生。发表了一些侦探、言情小说,逐渐在沪上有了相当名望。在此期间,有人说他“本与海上一般以红男绿女题材之‘礼拜六派'文人一流”,也有人称他早期为“鸳鸯蝴蝶派”,但他自己都不曾承认,说他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思想。
1917年陈独秀和在《新青年》上发起文学改良运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刘复也积极响应,在上面发表了《我之文学改良观》和《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二文,在散文、韵文、诗歌、小说、戏曲等方面提出了自己在内容和形式上的革新意见。获得了北京大学文科学长陈独秀的赏识,这年秋,陈邀请刘复任北大预科教员,接着,又吸收其为《新青年》编委之一。不久与另一位编委、著名学者合作,在《新青年》上合演双簧戏。由钱化名“王敬轩”,扮演反对派,历数新文学的坏处,刘复则从正面逐条进行驳斥,淋漓痛快,读之使人笑不可遏,轰动一时。因他中学未毕业,没有学历。1920年时,被等北大留美派博士诋为“浅”,因而决心出国留学。初入英国伦敦大学,1921年夏,转入法国巴黎大学,兼在法兰西学院听讲。利用国外先进的设备潜心研究实验语音学,1925年1月,刘复以法文撰写的《汉语字声实险录》和《国语运动略史》两书的提要,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继续作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继续研究汉语言学,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尤其是对中国许多地方的方言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调查研究。1934年,当他前往绥远一带进行方言调查研究时,因天气炎热和过度劳累,而染上回归热,不幸英年早逝。
刘复在1929年春到辅仁大学就任教务长,至1931年夏辞职。任职四年间,对辅仁大学擘画颇多,居功至伟。其一,他曾亲赴南京办妥了辅大的立案手续;其二,他为辅仁大学网罗了一批名教授。刘先生为人厚道,有古君子之风,所以海内外学问大家多乐与之为友。他延请教员以学生和学校的利益为前提,以教员有无学问和责任心为标准,无党同伐异和个人好恶之念。因此,当时的名教授多被他请来辅仁任教,如周作人教小品文,(前北大历史系主任)教历史及文学史,(前北大教授,故宫博物院院长)教金石学、刘钧(北大教授)教教育学等;其三,提倡新文艺。刘复作为现代中国新文艺的开山大师之一,对辅仁学生的国文非常重视。他不仅亲自担任现代文课程的教师,认真教授,而且亲自为学生改写文章,扶植和指导学生创办新文艺刊物;其四,关爱同学。很多同学经常托他办事,他总是乐于帮助,无论大事,小事,繁琐的事,极为难的事,还是学问或经济方面的事。他极力主张凡成绩优良的毕业生,得由学校资送出洋留学。辞职后,仍竭力为辅大毕业生介绍工作。
刘复兴趣广泛,无所不能。除了语言学研究外,还写散文、写诗歌、翻译、校点古籍、考古、搜集民谣、谈音乐、摄影等。他晚年在思想上极端反对“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