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丕模
谭丕模(1899-1958)曾用名谭洪,号披朦,笔名洛如、一泓、千因、孤君、斯徒、曙光、平、规等。湖南祁阳人。1922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预科班,次年学校改名北京师范大学,谭丕模成为北师大国文系首批学生之一。1928年毕业后,曾任《新晨报》副刊编辑主任,刊登大量普罗文学作品。从1930年冬起,先后到北平师范学校、民国大学、朝阳大学、北平女一中等校任教。1937年抗战爆发后回长沙,于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湖南省工委委员兼宣传部长和文教委员会主委,并与翦伯赞等人一起组建了湖南省文化抗敌后援会,在塘田战时讲学院任教。1939年去溆浦民国大学任教,1943年起 任中山大学教授、桂林(南宁)师院教授兼中文系系主任。1949年解放后,任湖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主持筹备湖南省文联并担任主席,同时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员、民盟湖南支委委员等职。1953年调至北京师范大学,任中文系教授兼中国文学教研室主任。被评定为二级教授。同时担任《光明日报》副刊《文学遗产》编委。1958年10月,随中国文化代表团(团长郑振铎)出访阿富汗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终年59岁。遇难烈士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谭丕模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两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出版了《新兴文学概论》、《文艺思潮之演进》、《中国文学史纲》、《宋元明思想史纲》、《清代思想史纲》等著作,是最早运用历史唯物史观研究中国思想史的代表人物之一。思想史纲诸书面世之初即获得顾颉刚、等人的赞誉和推崇。《中国文学史纲》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辩证处理作品、作者和时代的关系,而不忽略文学本身的源流与发展,强调文学内容与现象的复杂性,被郭预衡评价为“坚持了新的科学方法,又不随波逐流”,兼有“时代特点和个性特点的学术论著”。新中国成立后,谭丕模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在任北师大中国文学教研室主任期间,接受教育部的委托,拟定和主持讨论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大纲。他极为重视发挥老教授的作用,重视培养学生和青年教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开拓新的领域。在此期间,他招收了三届研究生,培养了约20位专业人才。在任《文学遗产》编委期间,多次主持古典文学学术讨论,对古典文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先生的两句话概括了谭丕模的一生:革命的教育先师,殉身的文化使者。